实行责任保险--改善建设施工市场环境、规避质量风险的有效途径
2020/12/21

从当前建筑市场看,有很多现象极不正常,并且也是质量下降的根本性问题,目前的政策法规一时难以解决,而且可能在一定时期以内根深蒂固。要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整个社会体系多方面条件的成熟和完善,如:信誉体系的建立和管理,技术工人的培养教育,基层管理队伍素质的提高,腐败现象的杜绝,等等。这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、建筑市场需要净化,否则一旦出现质量隐患和事故,将严重地威胁着企业和人身财产及生命的安全。现实生活中此类责任事件时有发生,由于有些施工单位的灭失或无能力赔偿,而更没有保险保障,这些直接经济损失大都由自己承担。

  随着我国整体实力的不断提高,越来越多的市场化管理模式也随之与国际接轨。目前建筑市场的各类奖项已不被人们看做是信誉保证的唯一标准,人们越来越看好担保、保险在建筑施工中的信誉和保障作用。有了担保,尤其是保证担保提供了人为风险的保障作用;有了保险,也有了抗击意外损失的保障作用。应该说,我们国家正在朝着用市场化的手段来管理、监督市场的方向发展,政府的职能越来越趋向宏观管理,企业信誉度的建立将逐步趋向于由市场化运作来完成。

  建设施工中实施的房屋质量责任保险,不是简单的保险公司赔偿问题,而是保险公司承担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,但施工方、违约人的违约责任、质量事故责任是抹不掉的,他的违约记录、信誉记录随着质量事故的出现而增加,最后将被社会抛弃,优胜劣汰,市场环境也将逐步净化。

  现今各主管部门和管理机构时时在讲安全、讲质量、讲管理,但工程质量问题还时有发生,究其原因涉及以下几个方面:

  1、虚假招投标。目前建筑市场上招投标中形成一条暗规定,投标单位互相托标、围标,致使符合标准的施工队伍经常不能中标,有意降低造价的反而中标。

  2、中标单位层层转包吃中间差价。有的施工项目经多次转包,到最后的施工单位几乎无利润可言。所以施工队伍只好偷工减料,以次充好,以少充多,以薄充厚,减少工艺环节,在隐蔽工程上降低造价。有的中标价格故意做低,施工时索要价差,否则便在材料上找齐。

  3、现在建设施工,重视施工结果的验收和管理,而忽略了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规范管理。工程质量的好坏,三分材料而七分在施工,如果施工做到材料和施工工艺环节严格把关、监督、检查、甚至奖惩,将会有助于避免问题的发生,但事实有时会与此相驳,技术、工艺规范只是少数管理人员掌握,企业并不重视工艺规范的贯彻,而对工人也疏于应有的培训。有些施工企业未按照施工验收程序实行三检,一些施工队伍只是出于形式,记录完全符合要求,但与实际施工质量却有差别。

  4、所有建设工地一线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,文化素质普遍较低,一些季节性或某阶段性施工更是临时雇人,根本做不到细致的、正规的岗前生产、技术、安全培训(正规的工人学徒有师傅传、帮、带,学徒有一定的期限,出徒进行考试);工人干活只是习惯做法,培训不到位,实际达不到上岗要求。

  5、从行业管理看,重点是以宏观管理为主,更注重竣工阶段的验收,而在中间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,如分项工程、分部工程很容易走过场,重视竣工资料管理,过程当中的施工验收程序、质量问题往往存在隐患。施工单位能否自觉完成监管、检查,还有赖于有关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强。

  6、监理队伍素质下降,符合国家监理工程师资格的人员不足。为应对工程的需要,大量人员只是培训上岗,对施工技术、监理规范等知识掌握不全面,管理水平随之降低,所以验收标准下降;监理费过低也使得监理力度下降。

  7、特殊环境、气候强行施工和抢工期造成质量不稳定。

以上都说明建筑市场和施工的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,而责任保险就是用市场的力量、用社会的力量和中介的力量来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管理,增加监管的力度。